一夫一妻難再平衡?
事件回顧:國外婚外情網站欲進入中國大陸,稱一夫一妻破壞家庭
據國外媒體報道,國外婚外情網站AshleyMadison的CEO諾埃爾-彼得曼(Noel Biderman)日前表示,雖然已經在38個國家推行了自己的網站,但是這還不夠,進軍中國市場將會是其未來計劃的一部分。
婚外情網站AshleyMadison創立于2002年母親節,這是一個尋找婚外情的平臺。諾埃爾宣稱是“一夫一妻制”而不是“婚外情”破壞了家庭。而AshleyMadison的終極使命就是:促成完美的婚外情。
去年,該網站開始進軍東亞地區:6月份進行日本市場,8月走進了中國香港,11月登陸中國臺灣。目前已經擁有2600萬個注冊用戶。但是,新加坡和朝鮮已明確禁止該網站進入。因為在朝鮮,婚外情是一種犯罪行為。中國大陸則是AshleyMadison網站在亞洲需要攻克的最后一個市場,也是一個較大的市場。
延伸閱讀:一夫一妻難合時宜?
在愛情中營建婚姻、以婚姻經營愛情,對于現代人來說是止乎禮、合乎法的選擇。我們接受如斯約定的前提,是“一夫一妻制”幾乎是公認的男女之間性、情感和家庭關系“三位一體”的聯系之道。在婚姻中尋找激情,也就成了應有之義。
但事情從來不是那么簡單,早在公元前3-4世紀創制“一夫一妻制”的雅典,梭倫法典中對夫妻關系的約定就加入了一絲強制色彩:丈夫每月須與妻子行房最少三次。
“一夫一妻”關系從創制到社會認可,在西方經歷了漫長的時間。直到了羅馬時代,結婚協議需通過官員或祭司的認可,它才從私下的家庭契約一躍進入公民體制。在經過對當時墓志銘的研究后,找到了非貴族政體下婚姻相對比較穩定的證據。
上至古羅馬皇帝馬可·奧勒留,下至斯多葛主義者穆索尼烏斯之流,所留下的文字記載里,我們都能見到一種表述得與現代觀點幾近相似的倫理,在當時被命名為“夫妻榮耀”。《夫妻戒律》中的“忠實原則”提請人們注意,“一種香水的氣味會讓人發狂,當丈夫與其他女人發生關系時,妻子們也會瘋狂。”
男性自愿承認“忠誠”是一項婚姻的義務,但這同時出于一種道德節制的自律。具體而言,通奸的錯誤在于撕破了男性之間的關系網絡,古羅馬著名的“通奸法”對于誘拐他人妻子,因而造成對丈夫侮辱的行為給予嚴懲,但與未婚女性通奸的行為則不在此列。
在整個建基于兵團軍事建制的帝國之內,“忠誠”歸于“夫妻榮耀”不如說歸于“夫妻榮耀團”,婚姻倫理的實質類似于兄弟道義的衍生,用中國話說就是,“朋友妻,不可欺”。
對于婚姻受到社會制度安排一面的不滿乃至絕望,在現代條件下孕育了“丁克”乃至“不婚”的群體,但這也不是太陽底下的新事,早在羅馬帝國晚期,享樂主義、犬儒主義和斯多葛主義者,就為是否贊同婚姻,爭得不可開交。
享樂主義者和犬儒派是反對婚姻的,他們的論據是,若是婚姻只為了繁衍后代,人完全可以像動物那樣,先結合,然后就分開。斯多葛主義者據此反駁,一旦人們被認為是一個共同體的成員,做人的職責就包含在各種使命和義務的整體之中:而婚姻是個體生存借以獲得普遍價值的義務之一。
就連斯多葛主義者也承認,婚姻尤其讓人恐懼的一面,具體到受制于“家務的憂慮”,包括“必須加熱鍋中的水,送孩子們上學,替岳父做事,給妻子提供羊毛、油、床和杯子”。但此等要求是否與過一種符合個人德行的要求相違的呢?
在一部題名為《婚姻是哲學的障礙》的著作里,一位晚期斯多葛主義者反證了婚姻之為生活的拖累,它的負擔反而在于以衡量利弊的游戲來權衡結婚與否。到頭來,于此持有憂慮的人(享樂主義者和犬儒派)也做出讓步:如果說婚姻與個人生活相妨礙,那也只是因為沒有處于理想的環境。(節選自:《南都周刊》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