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為什么膽小?
1、家長喜歡嚇唬孩子
如果孩子在家不聽話或者哭鬧不止,很多家長就會采取簡單有效的恐嚇方式逼孩子乖乖聽話。比如說“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”用這些恐嚇孩子,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,而形成膽小怯懦。
2、孩子的生活圈子過于小
孩子如果經常養在家里無人識,十天八天不出門的話,容易導致寶寶一見生人躲媽后,旁人一抱便哭鬧。如果送幼兒園,碰上新環境、新老師更是膽小。
3、限制太多得到太少
限制寶寶活動自由,將外界一切事物塑造成毒蛇猛虎只會滅了寶寶嘗試的勇氣。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,取得經驗,這也造成膽小怯懦。
膽小懦弱如何而去?
1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改變寶寶膽小懦弱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。多給寶寶耐心和鼓勵,少一點責罵和限制。多講道理,少嚇唬孩子。多給孩子嘗試的機會,少一些溺愛與緊張。另外,不要用恫嚇和看法責的方法來教育孩子。如在孩子害怕黑暗不肯入睡時,千萬不要說:“再不睡,大灰狼會來吃你!”而應說:“不要怕,關上燈才能不晃眼,好好睡吧!”
2、溫馨的家是孩子勇敢翱翔的翅膀,是暢游大海的雙鰭,是面對風雨從容不迫的理由,是自信勇敏的枝椏。家庭是孩子良好性格成長的沃土,一個平等、理解、溫馨的家庭環境能夠幫孩子克服羞怯心理,給孩子帶來勇氣和自信,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發展,使孩子變得更加聰明、勇敢、機敏,更容易獲得人生的幸福與事業的成功。
3、行動加上安慰等于寶寶的安全感。寶寶并非大人,即使遇到尋常事物比如電閃雷鳴也會害怕,這個時候大人要行動上的陪伴加上口頭上的安慰,這個對克服寶寶膽怯會有莫大的幫助。對于幼童來說,父母就是依靠,和父母在一起是絕對安全的。他人的照顧、容易受到挫折、會做噩夢等,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。
4、獨立的孩子早當家,溺愛的寶寶變懦娃。寶寶的能力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小,要放手讓寶寶多嘗試。當孩子遇到困難時,不要一味包辦,而要讓他(她)自己想法解決。當然,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,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,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,更加膽小。
5、多接觸外界事物和人,多鼓勵寶寶與人交流分享,讓寶寶享受到結交朋友的快樂,認識社交的樂趣。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伙伴多接觸,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,讓他做小主人。
|